鲍鱼肉好吃吗?
我吃过一次,是去年夏天。 那次是跟一个朋友一起去,他买的鱼。因为从来没吃过这种鱼,所以很好奇。就拿刀挑了鱼肉吃,那个鱼肉是很嫩的,而且很新鲜,滑滑的,有点甜甜的味道,很不错!但是腥味还是有的。 后来我们两个把鱼肉吃了,然后把骨头和皮扔到一边不再碰它。过了几天,我们两个人都上火了,耳朵后面起了一个大包,又痒又疼。
我开始怀疑这个鱼的问题,于是上网搜了一下,看到很多人都说这个鱼肉不能吃,全是腥味,还可能导致人体上火…… 顿时感觉好可怕,我们两个连骨头带皮吃得津津有味的那顿饭,原来都是白嘴儿啊!
鲍鱼,生活在海边礁洞里的软体动物,由于生活在海水底层且运动较为频繁,因此具有发达的肌肉群。
在古人眼里,它酷似人脑,常采以药用,认为它可以滋补脑筋,故起名为“鲍鱼”,“鲍”即“脑”字。“海珍八小鲜”是指在海鲜中体型较小的八种美味的鲍鱼、海螺、蛏子、牡蛎、蛤蜊、贻贝、乌贼和墨鱼。鲍鱼在“八小鲜”中身价最高,营养最好,是“八小鲜”中的第一珍品。
鲍鱼在全世界种类有100种以上,鲍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南北纬度40度之间的浅海底,北起白令海,南至新西兰。中国仅分布于北纬42度以南的波罗州。中国是鲍鱼产地国之一,有九个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达海南。
鲍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我国是食用鲍鱼最早的国家,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它是一种名噪中外的“海珍”。历代医家对鲍鱼的疗效有深入的体会。祖国医学认为鲍鱼有“益精补血,调经止痛,除痰软坚,明目固视”之功效。性平,味甘咸,无毒。可以将鲜鲍鱼肉捣碎滴人眼内,治目翳和小儿初生时眼不开(新生儿先天性睑外翻畸形),滋补脑筋,固视力,是老幼皆宜的健康食品。
有“海珍第一品”之誉的鲍鱼,在我国唐代宫廷食谱《烧尾宴食谱》中就已经被著录。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鲍鱼,其肉、壳皆可人药,味咸、性寒、无毒、主目赤pesan及老壮翳障,益精补虚、健脾和胃、消障瘤、调五脏、止血疖……”
现代营养学家分析,每100克鲍鱼(干品)中含蛋白质52.2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7.8克、钙621毫克、磷758毫克等。其中蛋白质、微量元素、有效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高于其他各种贝类,而脂肪则很低,为0.48%,有促进生长发育、强壮身体的功效,很适合于中老年人及幼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