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炒贝壳肉好吃?
“贝壳”是什么? 贝壳=花甲、花蛤、蚬子等。主要含水分,蛋白质(20%左右),糖类,无机盐(钙、镁、铁、锰、锌等),以及一定量的碘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有19%~30%。 所以炒贝壳肉其实就是将贝壳肉里面的蛋白利用高温烹调的方式,使其完全成熟并充分与油脂融合,达到入味的效果。 但这样做往往会使氨基酸和胺基酸产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杂环化合物和其他有害物质;蛋白质变性后难以被人体消化酶水解,影响营养的吸收。在烹饪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和时间。 那什么才算合适呢? 一般来讲,海鲜原料中富含的鲜味物质,比如5'-鸟苷酸二钠(GNS)、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在80℃以上时会产生有害健康的焦糊气味及致癌物丙烯酰胺。因此如果使用普通炒锅加热配料烹制,应在锅内温度尚未升高时将原材料入锅,并用文火逐渐加热至熟。
下面推荐一道做法简单的家常小炒——蒜香炒蚬子。 原料:蚬子肉250克、大蒜4粒、小米椒2个。食用油适量、盐1茶匙、生抽2汤匙、老抽半汤匙、白糖少许、胡椒粉2克、淀粉2汤匙、鸡精1茶匙。 制作步骤:
1.大蒜剥去外皮,切成蒜蓉;小米椒去除辣椒籽,切成细丝;蚬子肉洗净后用适量盐、胡椒粉、淀粉抓匀腌制片刻。
2.锅中放适量油烧热,放入一半蒜蓉炒香,然后加入小米椒丝和剩余的全部蒜蓉一起炒,同时调入生抽、老抽、白糖和胡椒粉,炒至色泽变深。
3.倒入腌制好的蚬子肉,大火炒匀,最后撒入葱花或者香菜即可。 这样一盘色香味俱全又健康美味的蒜香炒蚬子就做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