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草有什么副作用?
牛奶草有类似药理特点作用的有乌头、附子、细辛、天南星、白附子、天雄等,这些药物被中医广泛应用,临床使用具有确切的疗效,并未发现有异常的不良反应。中医认为生牛奶草味辛、苦,性热,归肺、脾经。具有祛风散寒、燥湿、截疟的功效。生牛奶草中含有一定量乌头碱、中乌头碱、乙二酰乌头原碱及次乌头碱,这些成分在一定量内为有效成分,可使药物具有上述功效,超过规定限量对人体有较大毒性,服用过量或使用不当均可导致中毒。
古医籍及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均有因服用生牛奶草造成乌头碱中毒的记载,且有一定死亡率。《本草经疏》谓其“生者性猛烈异常,中蛊、截疟、解附子毒,止可急病用之,若元气素虚,脾胃怯弱之人,偶然触犯疟毒等病,切勿轻投,以其害人至速,莫能救援之也”。因此,不宜生用,也不宜过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