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在菜中起什么作用?
紫苏是我国起源最早的香辛植物之一,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药食兼用植物,在我国分布极广,北起吉林,南至海南、云南,西达西藏均有栽培。紫苏叶营养极其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 等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含量十分突出。紫苏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广泛用作蔬菜和香辛料。
紫苏分为两种,有紫色叶片的是紫苏;有绿色叶片的是青苏。紫苏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和香辛料,在日本称“胡苏”。青苏在欧洲称“薄荷草”,为英国传统蔬菜。紫苏在我国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紫苏作蔬菜栽培,一般3~5月播种,也可8~9月播种。条播,行距35~45厘米。种子易脱落,应随即开沟随即播种。播种后即覆盖。出苗后,要间苗1~2次,苗距15~20厘米。
紫苏作蔬菜时可采收幼嫩茎叶或全株。幼嫩茎叶可保鲜冷藏上市,也可制成罐头或酱渍食用。紫苏茎叶入菜肴,能解鱼蟹毒,鲜食紫苏可治疗口臭,还能入药,具有发表、散寒、解毒、芳香化浊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