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加石膏的作用是什么?
卤水点豆腐,石膏 point 豆腐,这里面石膏和卤水起的是同一个作用,就是要往豆浆里头加一种能够使得大豆蛋白(因为大豆蛋白是胶体颗粒)使这个胶体颗粒凝聚。那么凝聚需要一种介质,这个介质一般常用的就是钙的化合物,比方说像硫酸钙。
那么硫酸钙是中性的,加到豆浆里头,它会和豆浆里的大豆蛋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比方说蛋白质有一部分是带有负电荷,硫酸钙根这个蛋白质的分子结合以后,通过压缩蛋白质分子的扩散层来实现蛋白质的凝聚。那么凝固成型以后呢,它形成的豆腐的孔洞就比较多,而且大小也比较均匀。另外呢,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一种物质,所以形成的豆腐的保水性也比较好,口感更嫩一些。
还有一种比如像卤水,卤水一般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氯化镁是强电解质,也是钙的化合物,加到豆浆里头以后也容易形成蛋白质的凝聚,成型以后,做的豆腐它的硬度比较大,而且保水性要比加石膏的效果要差一些。
其实我们中国人做豆腐除了用石膏,加卤水之外呢,还有一种方法,用酸浆点豆腐。酸浆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是用做豆腐以后的下脚料做的,下脚料是什么呢?是磨完大豆剩下的豆腐渣。用这个豆腐渣儿泡一定量的水,让它发酵,发酵的过程产生一些酸性的物质,比方像葡萄糖酸、乳酸。这些酸性的物质呢,作为电解质,也容易使豆浆中的大豆蛋白形成凝聚,做成的豆腐呢又有点不同,它更酸一些,做出来的东西叫酸浆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