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的功效是什么?
中药地龙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早已有关于蚯蚓药用的记载。在《本草纲目》和《药典》中记有:地龙(蚯蚓)味咸、性寒。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利尿的功效,用于高热神昏,谵语狂乱,惊痫抽搐 ,痰喘咳甚等病症。还记载着:“微、禹余粮、地龙(水渍蚯蚓)、白芍、甘草五味药共研细粉,加蜜饼剂,对治疗下痢疼痛、便血有效”。现代医学也证实蚯蚓在活血化淤、消炎止痛、降压等方面有着奇特的疗效。
世界许多国家利用现代科技方法研究发现:把蚯蚓研成粉状入药,对瘫痪、中风、关节炎、支气管炎、冠心病、神经炎等疗效极为显著,对肿瘤、癌症有抑制病情恶化、延长生命的作用。还发现利用鲜活的蚯蚓(活血化淤、消炎止痛),对脑血栓、脑出血、冠心病、妇科病、不孕症、高血压等患者进行活体经络血液循环疏通疗法,治愈率极高,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海马的动物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海马的形状很象马来平原上驰骋疆场的战马,头部前伸,吻长眼大,头和躯干有纵纹组成的棱形突起,有棘状突起和肉瘤,用它来紧紧地抓住海藻。尾部向身体卷曲,而且可以当弹簧来用。海马用背鳍不停地摆动去推动身体,用胸鳍来掌握方向。海马的胸腹腔几乎完全合拢,肠就盘曲在这特殊的体腔内。消化道极短,仅为体长的1.5倍。海马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水域,靠吃小型甲壳类过活。海马不善于游动,它用吸盘随海藻而漂流,当小虾从它身边经过时,它便用长吻捕住,然后送到嘴巴里用“门牙和臼齿”去咬嚼。有的海马嘴巴与眼睛之间还有1块骨质突出,使嘴巴指向前面,因而就扩大了它的采食范围。
海马是海龙科的动物,属硬骨鱼纲。它有30多种,生活在浅海。我国有5种,分别产于广东、福建、浙江、辽宁等沿海。海马体型小,体长仅2~10公分。体表没有鳞片,而是有许多皮骨板,彼此相连。它的头部和身体垂直。雄海马育儿囊所在的尾部前侧,还有1横行棘,容易辨认。雌海马产卵于雄海马育儿囊中,发育出成熟的小海马后才排出体外,这种由雄性抚育后代的特征是海马和海龙科动物有趣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