韮菜有什么负作用?
民间一直流传“小葱拌豆腐,一白一绿,红中看......”
韭菜与菠菜同样属于菠菜科,与葱,香菜也是近亲,是极普通且食用极广的一种蔬菜,中医认为其味甘辛咸、性温热有毒,入肺、肝、胃经。可温中行气、散血解毒。主治胸痹心痛、腹部冷痛、泄泻痢疾、痢浊,带下、阳痿、遗精、疮疡肿毒、目翳。《本经逢原》说:“韭子纯阳,故能壮阳暖腰膝,辟阴邪治遗精”。韭菜对肝硬化、慢性肝炎、子宫肿瘤、乳腺肿瘤、慢性结肠炎等均有疗效,长期应用可以预防肝癌,降低胆固醇和小儿佝偻病发病率。是中医食疗中“以脏补脏”治疗肝病的理想食品。但是专家提醒我们,虽则如此,也不能暴食韭菜,否则,引起中毒。
韭菜中毒的机理是,韭菜中所含的灰卵疟线虫(包囊),在被食入后,产生幼虫,幼虫被人体吸收并游走到血液中,脑血管内,大量幼虫堆积在脑部,影响血液供给和脑神经,引起脑内神经组织功能紊乱而发病。
该病初起时,首先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出粘液、腹痛腹泻,继则头转向一侧,并出现斜视、言语不清、四肢不自主地抽动或抖动以至抽搐,表情淡漠,木僵,昏迷等,此时瞳孔不等大,眼睑颤动,眼球固定,偶见失语或哑病,整个病程呈进行性加重,一般没有缓解期,如不及时治疗,可死于呼吸衰竭。在上述症状表现中,类似脑炎、脑膜炎、脑疝、脑后中风、脑肿瘤、核黄酸脑病、中毒性脑病、破伤风、脑性瘫痪、脑萎缩、脑寄生虫病等神经内科疾病。
在出现上述症状后,要想到吃韭菜引起中毒的可能性,这样,有助于早期诊断。在临床中,一般根据流行病学,以及患者有吃而鲜韭菜的病史,不洁饮食史,同时出现上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者,应做脑电图、脑血流图、颅脑CT,颅脑摄片等检查,但这些检查往往正常或仅有非特异改变,对灰卵圆线虫脑病不能确诊。确诊此病,最有力的证据是:做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或做眼底检查,检查可见包囊或幼虫,这样,可确诊为灰卵圆线虫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