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羊肉串哪里好吃?
先亮身份,本人非兰州人,但是在兰州上大学,所以也经常吃兰州的羊肉串。据我了解,在兰州比较好的羊肉串馆子集中在张掖路和大众巷这两条街上。
1、 先说张掖路。在张掖路北面靠近广场的地方有一家冯氏烤全羊(其实就是一个大排档,老板姓冯),他家的烤全羊比较出名,但是我吃的比较多的是他做的烤羊肉,大概两三块钱一串,味道很好而且很新鲜,每天早上都有人在那里排队买。他家除了烤羊肉外,还有炒拨鱼(像小抄手一样的东西)和豆腐脑也很不错。
2、 再来说大众巷。大众巷有一条是专门卖烤羊肉的,名字忘了。这条街很长,最里面有一家人气很高的摊子,卖的全是各种肠子,看起来不怎么好看但是特别好吃。特别是烤羊肚,又脆又嫩,味道好极了!不过这条街比较“脏”,如果介意的话最好不要走这一条。
另外,在兰州市内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批发市场——南关民族市场,市场的门口有很多卖烧烤的,价格超级便宜,一般是按把来卖(一把二十串左右),味道也不错。
以上说的是一般的羊肉串,下面说几种特别的羊肉串。首先是在永昌路的马老五烤全羊,他这里的烤全羊是按重量卖的,一斤三百块,据说用料比较好,味道很不错。只不过环境差劲了一点,像一个加工作坊。
第二是南关民族市场的门面上有一家叫王妈的手撕羊肉,这家主要做晚上,白天不见踪影,具体位置不太好找,不过只要看到有好多人在那排队就买错了。他这里的手撕羊肉比较独特,是按斤称的,一斤一百多,感觉味道比牛肉好吃。
第三是武山拉面(不是武山县,是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和七里河区交界处的武山),在西固区有一个武山拉面一条街,里面的武山拉面个个号称用的是纯碱和面,并且面条可以拉的又细又长。至于味道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在城关区有一条叫广武门的马路,马路对面有一条只有一米多点的小巷,小巷里有一家夜市。在夜市的一溜排档中挂着这样一块牌子:“城关区金城梁记老汤羊肉串餐厅”(以下简称梁记羊肉串餐厅)。餐厅的“当家”姓梁,人称梁三。
由于兰州羊肉串的驰名,也由于梁记老汤羊肉串餐厅的独到之处,来此光顾品尝的人与日俱增,使这条小巷昼夜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有人戏称:“到了临夏找马,到了兰州则非梁不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记者于5月下旬在兰州采访时,看到晚上10时左右,偌大的餐厅仍然高朋满座,食客盈门。记者询问后得知,有从北京、新疆、上海远道而来的,有本地的,也有附近出差办事的人。有的吃完饭还要带几串回家过过瘾,或者带给朋友品尝品尝。据梁老板讲,来此就餐的人中有的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还有七次、八次……。
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用自己辛勤的劳动,靠自己多年的努力,创造出了一个全国闻名的兰州“羊肉串”品牌,靠自己多年的操心研制出了风味独特的梁记老汤羊肉串。梁记老汤羊肉串究竟好在哪儿呢?
梁三原来是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菜市场的职工。后来,他与同样在菜市场上班的妻子双双下岗了。为了养家糊口,梁三夫妇俩到临夏学做烤羊肉串。1996年春节过后,梁三夫妇俩带着东挪西借的1500元钱,坐着去往临夏的汽车上路了。几个月后,夫妻俩回到兰州在南郊公园门口摆了一个烤羊肉串的小摊点。梁三深知,兰州烤羊肉串的摊点很多,要打出自己的牌子,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从这时候起,梁三开始了他的研制具有独到风味的羊肉串生涯。他把临夏烤羊肉串的调料和兰州烤羊肉串的调料进行了“嫁接”。为使烤出的羊肉串味道鲜美,他反复琢磨各种调料的配兑,先后经过30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具有临夏和兰州两地特色的烤羊肉串。他烤出的羊肉串,色泽独特,外焦里嫩,吃上一串,满口生香,回味悠长。来品尝过他手艺的人对他赞不绝口。于是,他烤的羊肉串名声一天比一天大起来。他的小摊点也从南郊公园门口“搬”到了雁滩大桥,“搬”到了中山桥,最后“搬”到了如今的广武门小巷口。如今,梁三烤的羊肉串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兰州羊肉串品牌了。
梁三在烤羊肉串上成功了。他先后获得了“中国名小吃”、“兰州名小吃”、“兰州风味小吃艺术大师”、“文明从业者”等荣誉称号。
梁三不但具有娴熟的烤羊肉串手艺和技术,他还具有经营的头脑和胆略。他说:“搞商业就是要动脑子。”他不仅研制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羊肉串,还先后研制出了烤大腰、烤羊肝、烤腰花、烤鸡蛋等与羊肉串媲美和相映成辉的系列产品。他还研制出了专吃羊肉串的风味调料——糊糊和鲜羊肉汤,吃羊肉串时配上沾上糊糊的烤饼和烧饼,那滋味,那享受,简直妙不可言。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梁三也有过“湿鞋”的经历。那是1997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他的整个行头给浇“泡”了。梁三夫妇两人苦心血没有了,梁三想,我绝不能就此歇手,他用仅剩下的20多元钱做本钱,坚持重新干。由于有原来的名声,一些老顾客纷纷前来帮忙,有的送煤,有的送来桌椅板凳,有的送来面粉……在兰州烤羊肉串者的眼里,梁三也是一个“同行中的好人”。在梁三最困难的时候,一位与梁三几乎没有说过几句话的烤羊肉串者也送来60多斤面粉。梁三从这些人的身上,吸取了力量,增强了信心。天道酬勤。
如今,他有30平方米的店面,雇用了6个人帮工。他说:“等今年过完年,生意更红火了,我还要扩大门面,再雇几号人,把摊子‘摆’得更大更漂亮。”
梁三是党的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的政策的受益者。他说:“将来我还想开分店,多雇人,挣更多的钱,我要把我的手艺传给别人,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过上更好的日子。”
梁三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一个没有文化更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的普通劳动者,但是,他在搞第三产业中显示了自己的力量,显示了党的富民政策给人们带来的福音。如今,梁三成了名人,经常有报刊和电视来采访他。他说:“我要是上你们记者经常去的地方,恐怕我连家也回不了。”这大概是他成名的感受吧。梁三在搞劳务中也遇到过困难,也被人欺负过。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做法,就是要多挣点钱,在家里他也是最忙的,他常常是凌晨两点睡觉,白天和晚上一直不停歇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