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什么海鱼好吃?

叶钇含叶钇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来南方海边吧,这儿的冬日海鲜简直绝啦! 坐标湛江,一个被大海拥抱的城市;一个美食爱好者来了都会赞叹“原来海鲜还可以这样吃”的城市。 说到冬季海鲜,那不得不提这儿的沙虫(也叫海蚯蚓),绝对好吃到尖叫! 先来一波鲜到不行的做法——蒜蓉粉丝蒸沙虫 做法非常简单。把沙虫洗净后切半,放在粉丝上,再铺一层剁细的蒜茸、葱花和辣椒干,淋上油,上锅蒸熟就可以了。 这道菜的精髓在于蒜末,一定要多多放些才好吃,另外在烹饪过程中,蒜末会自然爆出香味,整个屋子都会弥漫着令人着迷的香气呢~

还有一个更省时间的做法——葱油沙虫 先把沙虫洗净开水焯熟,然后拌上葱花、生抽和陈醋就可以食用了。喜欢香口的可以放多点花生酱或芝麻酱调味道。 这个做法非常简单,但缺点是做出来的沙虫不够饱满,建议搭配着蒜蓉粉丝蒸沙虫一起吃。 一盘蒜蓉粉丝蒸沙虫下肚,幸福感瞬间暴增呀~~

除了沙虫,这儿的海鱼也值得一尝。 来湛江一定要吃生蚝哦~肥美的生蚝配上芥辣青瓜丝,一口咬下去满满都是海水咸香的味道,好吃到爆! 清蒸鱼骨的做法很简单。把新鲜鱼骨洗净剁碎,加入少许生粉拌匀待用,然后把鱼骨摆在鱼盘中,上锅蒸熟即可。最后浇上蒸鱼豉油和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味。

这里要隆重介绍一道菜——麻螺焗饭。这简直就是米饭杀手啊!每次来这儿吃饭我必点! 先把麻螺冲洗干净待用。然后把大米洗干净下锅焖煮,等米粒熟了撒入切好的葱沫,拌匀后即可加入炒香的芝麻盛出开吃了。 剥好壳的麻螺肉铺在热腾腾的米饭上,看着就食欲大增有木有!一口吞下,满足感瞬间爆棚~

贡楠朔贡楠朔优质答主

黄花鱼

北方人喜欢吃渤海湾出产的黄花。过去曾流行过一句民谣:“秋黄白、冬黄红、春黄死乌龙。”意思是秋天的黄花鱼体肥、肉紧、味白质鲜;到了冬天、黄花鱼游进了更深的大海,食源充足,长得更肥,身子、眼球、内脏都呈红色;最不好的是春天的黄花鱼,颜色黑褐、肉质疏松。所以到了冰封大地的数九寒天,才是一品黄花鱼的最好时节。

黄花鱼好吃,可它不爱进网,人们常用木棒击打海水惊吓鱼群,用灯光诱捕的方法捕鱼,所以冬天的黄花鱼也称“灯鱼”。

杀黄花鱼不能破肚,整条煮熟后,浇上调好的作料、麻油、味汁,蘸醋吃,真是鲜嫩可口,回味无穷。黄花鱼肉蛋白含量为17.9%,脂肪含量7.2%,高于其他鱼类,还含有无机盐、铁和B族维生素,常吃黄花鱼不仅可以强体健脑,而且对防治神经退化、记忆力减退、血管硬化等病症也有一定作用。

比目鱼

比目鱼的眼部长在同一侧面,一边眼睛突出,另一边眼睛凹在皮下,游动时总是身侧着身子。《博物志·物性相制》中说:“比目鱼不比不食。”其实,比目鱼成对地并列游泳,是在交配期,平时比目鱼单独游玩,并非“不比不食”。

渤海湾的比目鱼,以冬至前后捕获者为上品。比目鱼味甜体厚、味醇肉肥、鲜美可口,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高达18%-19%,脂肪10%-14%,维生素B1和铁的含量超过鲤鱼,维生素B2含量比鲤鱼高5倍。

比目鱼肉细嫩,味甘肥腴,可蒸、煎、焖、烹调出多道美味,含有丰富的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强体健身,养血、滋补功效,是老人、体弱者的食疗佳品。

刀鱼

刀鱼的学名叫“鮰鱼”,属骨鱼纲、鲶鱼科。它的头大而尖,背部黑褐色且有金丝点,腹部银白,全身无鳞而且有一层粘液,鳍多刺,头部有触须。

刀鱼是在渤海湾生活的一种淡水和海水杂交的河豚鱼,主要在黄河口和莱州湾一带出产,每年冬至前后开始出产,至春节前后,成群入海,是人们品尝的最佳时期,此时刀鱼身体丰厚,营养充足,刺软肉肥。

刀鱼味道极为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高达16.5%)碳水化合物(2.4%)、热量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鱼肉味甘性温。鱼卵可入药,具有补气健胃、滋补强壮功效。

刀鱼的烹饪方法很多,清炖、红烧、干炸、生涮都很可口。过去山东沿海的人们常在大雪纷飞的年关时,将鲜肥的刀鱼,用稻草拌上盐腌渍入缸。过了冬天开缸食用,其味道鲜美过鲫,甘肥压鲳,而且存放时间长,至今,仍被称为“冬菜”。

鳓鱼

鳓鱼又叫“雪里鱼”,是属于鲱鱼科。此鱼体长如银刀,身体青黑,鳞片发白,身两侧有黑色斜纹。

鳓鱼生长在黄海和渤海的暖流海域,主要在每年大雪前后的11月下旬和12月冻冰前出产。鳓鱼营养丰富,含蛋白质高达17.8%,此外还含有脂肪、钙、磷、铁和10多种微量元素。鳓鱼味道清香酥美,是人们馈赠亲友,存放后食用的好食品。

鳓鱼的食用方法也很独特,常将鲜鱼用竹刀刮去鱼鳞,以五香盐卤淹渍1天-2天,再将干盐均匀拌在鱼身上,入坛密封腌渍半月以上,届时取其烹调,清蒸、氽汤、炸食、红烧、做鱼干、鱼松都味道可口,鲜香味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