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攻效与作用是什么?
蛇属于爬行动物类,分布很广,品种繁多,有毒蛇约为十分之一,据考证,人类利用蛇入药,历史悠久,《诗经·小雅·斯干(音gan)》有“有虺(音zhui)(虺,古书上指一种毒蛇)(穴)(音kun)(,洞)爰央(,太阳)”。《本经》有斑蛇(蛇蜕也)、白鼍(白蛇皮)、蝮蛇、蛇角(朱厌蛇角也)等入药记载。《名医别录》有蛇胆、蛇皮、蝮蛇肉、青蛇、乌蛇等药物。《证类本草》有乌梢蛇、五色龙(蛇)、白花蛇(蕲蛇)等。《本草纲目》记载更多,计有蛇蜕、蝮蛇、五色龙、白花蛇、乌梢蛇、淡白贝蛇、五香蛇、山乌龟、穿山甲、白花长虫(白花蛇)、五眼蛇(五斑蛇)、乌足蛇、人鱼骨(娃娃鱼)、乌蛇、蛇角、蕲蛇、乌稍蛇、五色飞龙、斑蛇、花蛇、黄肥蛇、长虫(白花蛇)、大虫、黑斑蛇、合宫(蛇)、石决明(鲍鱼壳)等,后世本草医籍亦记有蛇床、蛇肉、赤练蛇、赤花蛇、赤梢蛇、赤龙、蛇眼(蛇珠)、蛇头、赤蛇、花赤梢、蝮虫、黄蛇、飞蛇、赤梢、紫练、紫花蛇、剑蛇、毒蛇角、乌梢、乌虫、乌赤练、白虫、白花、白练蛇、长蛇等。
蛇的品种繁多,药用价值颇高,可入药者有20余种,按有无毒分为两大类。有毒类: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眼镜王蛇、五步蛇、竹叶青、蝰蛇、烙铁头、海蛇等,主要的攻毒效,用于治疗疔疮痈肿、瘰疬结核、风疹湿疮、顽癣、蛇丹带疮、风痰惊痫、肢体麻木、中风瘫痪、筋骨疼痛等。无毒类: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黑眉锦蛇)、乌蛇、赤练蛇、蝮蛇等,主要的攻效是祛风通络止痉,用于治疗风疹湿疮、顽癣、风痰惊痫、周身或局部麻木、半身不遂、风湿痹痛、拘挛麻木、屈伸不利等,亦可攻毒。
蛇毒是蛇的一类战备用品,主要功能是用以捕捉食物,是高度浓缩的蛋白质酶类混合物。有凝血酶、抗凝血酶、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神经毒、肌肉麻痹因子、心肌麻痹因子、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氨基酰胺、降压肽,具有组胺样作用的类组胺物质,以及某些生物碱还有多肽和氨基酸等。蛇毒的作用极为强烈。有的具有强烈的神经毒作用,如腹蛇毒素(bubritoxin),神经毒强烈的还有银环蛇毒、金环蛇毒等;有的具有强烈的血液毒作用,如蝰蛇、竹叶青、烙铁头、五步蛇(又名金环蛇)等;有的两种毒性均兼有,如眼镜王蛇的毒性结合了神经毒和血液毒的双重机制,是迄今世界上所知最强烈的毒蛇之一,其他还有澳洲内陆泰斑蛇,美洲响蛇、水漠蛇(俗称水银子)等。
蛇毒中有些物质在医用上和酶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不少是良好的抗菌药物,如用蝮蛇毒可以制备抗纤维蛋白溶酶或抗纤溶酶。蛇毒多用于内服,外用较少,内服宜制成片剂或丸散剂,用量不宜过大,5~10克,外用调敷或作皮试用。
下面择其常用的几种蛇毒作一简单的介绍。
银环蛇毒(银环蛇):性味咸、平、有毒,主要作用是搜风化痰,截虐,定惊痫,清热消肿。用于治疗中风痰厥、惊风癫痫、癫狂、风痰湿痹、四肢麻木、屈伸不利、瘫痪、小儿惊风、破伤风、急性脑炎、神经麻痹、梦魇、疫菌吐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