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炖什么好吃?

嵇坤肴嵇坤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江西南昌的,在我们那里有“鱼仔炖芋子”、“泥鳅焖豆腐”、“田螺煲五花肉”、“黄鳝焖西瓜皮”等等这些菜。 首先,要介绍的是一道非常有特色且美味的菜——鱼仔炖芋子。在我们那里,鱼仔就是小鱼小虾之类的,而芋子就是芋头。将小鱼小虾炖烂后放入切成块的芋子一起煮,加上姜蒜等配菜,连汤汁带鱼肉一起吃,味道鲜美而且非常营养。

其次要介绍的是一道素菜,这道菜是泥鳅焖豆腐。主要材料是泥鳅和豆腐,配料是有辣椒、蒜头、紫苏等。具体做法是将泥鳅处理好后下锅煎香,然后把豆腐切成小块放进去一起炒,再加食盐入味,最后盖上盖子焖至熟透就可以起锅了。这道菜吃起来软嫩鲜香又带点辣味,非常的可口。

第三道菜是田螺煲五花肉。用新鲜的田螺配上五花肉一起慢慢煲出来的。吃的时候先喝一口汤,田螺本身的鲜味与肉香在嘴里混合,那滋味真叫一个美啊! 第四道菜是黄鳝焖西瓜皮。把新鲜的黄鳝斩成小段然后用蒜姜爆香,接着放切好的西瓜皮进去一起翻炒,等到西瓜皮变软以后放调味料闷熟即可。这道菜的亮点是用了西瓜皮这一道不起眼的食材,吃起来口感相当不错。

以上四道菜仅仅是江西一些地方美食的一部分,其实还有非常多的有意思的美食,例如粉蒸肉、鸡蛋饺子、猪血丸子、三杯鸡、炒粉、烤饼等等。

农思田农思田优质答主

铜鼓舞是瑶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由于跳舞时多人敲击铜鼓伴奏而得名。流行于广西北部的富川、钟山、恭城、阳朔等县及湖南江永、贵州榕江等瑶族地区。据广西瑶族传说,铜鼓原来是天上的神物,古代有一个瑶族青年,乘雷公打盹之际,偷了3件神物投向人间:一件落在山顶成了锥把(大榕树),一件落在水里成了白龟,一件落在地下成了铜鼓。谁得到这铜鼓,就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位瑶族老人得到铜鼓后,照着铜鼓的形状制作犁头和锄头,开垦出良田,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贫苦的瑶民为纪念这位老人,每年都抬着铜鼓欢舞,逐渐形成了铜鼓舞。每逢农闲、节日或喜庆之日,瑶族村寨的青壮年男女便抬着铜鼓,自动聚集到坪场上,由最有经验的铜鼓手选择平整清洁的地方,把铜鼓依次摆好,并挂上预先制作好的粑粑,然后点燃松脂,烧热铜鼓,同时用湿布擦亮鼓粑,舞蹈即在热烈欢腾的鼓声中开始。舞蹈者均着盛装,妇女多为“凤凰装”、“大裤脚”;男子身挎绣花彩带,手持两根20多厘米长的细竹棍作道具,舞蹈时上下击鼓,时急时缓,时远时近。舞者跟随鼓点节奏步伐前进、后退、旋转,时而欢腾跳跃,时而盘鼓而舞。舞姿矫健,粗犷豪放,情绪热烈欢快。舞蹈始终在铜鼓手击鼓领舞下进行,节奏由慢到快,由弱到强,一气呵成。当铜鼓手退出舞队另击旁鼓伴奏时,舞者便各自对舞或群舞,步伐有单、双脚蹲蹉步和跳踢步,舞姿有“单双撑棍蹲蹉步”、“平飞棍跳踢步”、“单双盘棍蹲蹉步”、“飞身盘棍跳踢步”、“后仰跳棍跳踢步”、“跪地撑棍旋转”等,队形变化繁多,主要有“双蛇抱柱”、“长蛇舞”、“十字花”等。“双蛇抱柱”是舞者分为两队,各向左右蹲蹉,来回穿梭,最后相绕成圆圈,又复分两队再向左右往返舞进。整个舞蹈粗犷炽烈,刚劲有力,表现了瑶家勤劳勇敢、坚毅顽强的性格,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场景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

瑶族铜鼓舞在长期流传衍变中,形成了以“跳鼓”为主,伴以铜锣、芒筒等,自击自舞的独特形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