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鱼好吃?

郎静山郎静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请自来,作为一个在长江边长大的70后,对钓鱼情有独钟,关于钓河(江)鱼,下面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有朋友说河鱼咸水淡水的区别,这个有道理,但并不完全准确!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事实:现在所谓的淡水鱼是指除海洋和湖泊里的鱼类以外所有水域的鱼类的总称,其包含的范围非常广。

而我们平时所讲的“淡水鱼”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江河、溪流中生长的鱼类。而这一类群,恰恰正是题主所说的“河鱼”。 所以从概念上来讲,“河鱼”属于“淡水鱼”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淡水鱼”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水生生物学家认为“淡水鱼”仅指淡水环境中生活的鱼类,不包括来自海洋的入侵物种,比如罗非鱼、清塘鳢等(它们都属于外来入侵物种)。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河鱼的味道比海水里捕捞上来的同种鱼的口味更好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1.环境不同造成口感不同的物理因素。河流、湖泊与海洋相比可以说是小得多的水体,由此带来的水温变化、营养物质浓度等方面的差异都比较大,而鱼类为了适应环境所做的生理改变是较为显著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同一种鱼在淡水和海水中体型会略有不同。

以我们家乡特产鳙鱼(大头鱼)为例,它属于典型的暖水性鱼类,喜温暖、怕寒冷,适宜生长温度25-30℃,当气温下降到8℃以下时,食欲明显下降,温度降到4℃以下时,则停止摄食,整个身体蜷缩成一团,几乎不动,此时如果继续投喂食物,则多数会被浪费掉。而当我们把刚刚捕捞上来热气腾腾的鱼放入淡水里,就可以观察到它们的体型逐渐变大,这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刺激了它们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其体内营养物质得到加速利用,从而迅速长高长大。当然,这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口感。

2.不同水体的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的差别造成的味觉体验的不同。前面已经提到了,由于水流速度、营养物质含量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水体中有不同的微生物群体,这一点与我们日常所吃的面包、水果等有类似之处。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鱼儿进食的过程中,除了获取营养物质外,也同时摄入了特定的水体中的味觉感受器(细菌、原生动物等),而这些菌类本身就有味道,有的可能带有甜味,有的带有苦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味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鱼肉的口感,使得我们在食用的时候感觉河鱼的味道更为鲜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